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加入搜藏| 设为首页

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新

  • 网站首页
  • 所况简介
    • 本所概况
    • 现任领导
    • 内设机构
  • 人才队伍
  • 新闻动态
    • 所内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技平台
  • 成果展示
    • 论文专著
    • 获奖成果
    • 发明专利
    • 在研项目
  • 科技创新
    • 新产品
    • 新技术
  • 产品展示
  • 科研管理平台
  •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 中药材研究所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技平台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甘肃大宗中药材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会议验收

发布时间:2021-12-31 15:05:56 阅读量:[] 【字体: 大  中  小 】
0

2021年12月26日,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主持并邀请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甘肃大宗中药材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会议验收,与会专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质询评议,认为该项目技术路线合理,资料翔实,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甘肃大宗中药材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牵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参与的“甘肃省中药材产业体系-药用植物土壤营养与病虫绿色防控岗位”项目组完成。项目组经过多年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当归、党参、黄芪施用的羊粪源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提出了适宜半旱区减肥增效的“硫基长效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二元组合模式,减施化肥15.0%、15.0%和8.1%,适宜二阴区减肥增效的“硫基长效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三元组合模式,减施化肥30.0%、30.0%和21.1%;提出了基于生物菌剂应用的当归、党参、黄芪土传病害减药增效技术,病害防效均达80%以上,化学农药减施量达25%以上;总结提出了当归、党参、黄芪化肥农药减施栽培技术规程,技术辐射面达24.67万亩,核心示范区药材质量均达到《中国药典》要求,且均高于常规模式。发表论文5篇,申报专利2项。

项目验收会后,体系首席、专家组及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主任张金福、院科研管理处处长杨天育,与参会人员就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一篇: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在金川区开展农业...

下一篇: 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参加科研单位植物...

Copyrights © 2020 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 (中药材研究所)版权所有 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

备案信息: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