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加入搜藏| 设为首页

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新

  • 网站首页
  • 所况简介
    • 本所概况
    • 现任领导
    • 内设机构
  • 人才队伍
  • 新闻动态
    • 所内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技平台
  • 成果展示
    • 论文专著
    • 获奖成果
    • 发明专利
    • 在研项目
  • 科技创新
    • 新产品
    • 新技术
  • 产品展示
  • 科研管理平台
  •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 中药材研究所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技平台
科技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技平台 > 正文

岷县中药材试验站

发布时间:2024-03-11 09:59:16 阅读量:[] 【字体: 大  中  小 】
0

一、基地概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岷县中药材试验站位于定西市岷县麻子川镇吴纳村(104.086663,34.274438),海拔2550m,属高寒阴湿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5℃,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16℃,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6.9℃;年降水量为635mm,雨水集中在7~9月;年无霜期123天,平均相对湿度68%,平均日照时数2214.9小时。试验站于2019年3月揭牌运行,集当归、党参、黄芪等甘肃道地中药材野生驯化、资源收集、筛选、鉴定利用及新品种选育、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试验站。

二、功能定位

绕甘肃高寒阴湿区道地中藏药材开展野生驯化抚育、资源收集整理与评价、新品种选育及种子种苗繁育、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集成、技术成果转化与人员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学科、成果和人才优势,立足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进行中藏药材关键瓶颈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努力将试验站打造成为省内一流的中藏药材技术创新研发基地;积极与各级部门、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发展、品牌培育,将中药材试验站打造成为省内领先的中藏药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同时,配合全省脱贫攻坚,积极进行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科技培训等服务,激发中药材户内生动力,提升贫困人群科学素质,将中药材试验站打造成为省内最具特色的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

三、目标任务与研究方向

高寒阴湿区适宜中藏药材野生驯化、资源收集保护、种质创制及筛选、新品种选育扩繁、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实用技术及乡村振兴技术带头人培训。

四、基础条件

甘肃省岷县中药材试验站占地50余亩,现有办公实验楼1栋,有办公室7间、实验室2间、可容纳100人培训室,相关生活试验配套设施齐全。拥有试验研发土地52亩,建有农田田间观测气象仪一台套,中药材种子清选加工车间100㎡,干燥烘箱、种子丸粒化机、种子清选机等设备30余台套。

五、承担课题与任务

目前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农科院重大专项、农科院生物技术育种、定西市揭榜挂帅、甘肃省自然基金等项目。

六、科研成果与产出

总结研发出当归熟地育苗、覆膜学孔育苗、党参搭架栽培、中药材种子丸粒化、中药材丸粒化种子精量播种等实用技术,选育出黄芪、党参、牛蒡等新品系5个;先后获甘肃省专利发明人奖1项,甘肃省专利二等奖2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软件著作权3项。

七、技术服务与成果推广

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积极与岷县及周边县区地方政府对接,服务于高寒阴湿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当归熟地育苗、道地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等计推广100多万亩,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八、发展展望

扬帆起航,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岷县中药材试验站将努力创建学科方向明确、研发团队高效、人才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省内一流的综合性试验站,为岷县及周边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产业培育、群众增产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一篇:陇东(华池)中药材试验站

Copyrights © 2020 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 (中药材研究所)版权所有 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

备案信息: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315号